好店入驻
微信扫一扫打开
入驻好店
发布信息
微信扫一扫打开
发布信息
同城头条  >   >  北漍老街,寻找记忆中的太平桥、龙舟竞渡、银杏树弄……
北漍老街,寻找记忆中的太平桥、龙舟竞渡、银杏树弄……
2019年04月08日 12:38   浏览:138   来源:江阴老地方
北漍历史变迁
北漍位于江阴市东南边缘,南邻顾山,西南接长泾,西北连新桥,东北与张家港接壤。北漍在宋时属东舜乡,明代形成“北角”市集,因地处四水交汇的清水塘,至清代初期改名“北漍”,境区分属长泾、顾山、马嘶三镇。民国16年(1927)划建北漍镇。解放初,分为北漍镇、栋籁乡、赤岸乡、渎南乡,1953年改成北漍乡,1958年9月成立北漍人民公社,1984年,改称北漍乡,1988年撤乡建镇,2003年11月,北漍和顾山合并成顾山镇。


北漍名称何来?
水乡泽国,暨阳湖

 “漍”者:国于水中也,即水乡泽国。清代学者叶长龄考证说:“杨舍之南,北漍、南漍、顾山等袤延二十余里间,港汊纷歧,水流平广而清深,纵观地域之形貌,古之暨阳湖即在此处,似无可疑也。”今北漍境内,西有“龙潭圩”,东有“赤岸村”,南有“万水桥”,北有“张家港”,以浜、塘、泾、潭、荡、湾、坝命名的村庄比比皆是。原来,在秦汉以前,东起河阳山西坡,西至砂山南麓,南靠顾山北坡,北接谷渎港、二干河,有一个长三角形的大湖泊,称为暨阳湖,暨阳湖的中心就在北漍和南漍一带,西晋太康二年(281)始设暨阳县,县名取自湖名,暨阳县县治之所为今张家港市的杨舍镇。



胥湖、暨湖、鬼湖、不哭

 早年,暨阳湖称“胥湖”,后又称“暨湖”。在称作“暨湖”的那段时间里,老一辈当地人叫它为“鬼湖”,“鬼”北漍乡音读“jì”与“暨”同音。何以叫“鬼湖”?只因暨阳湖湖水深涯远,风急浪高,行船湖上,九死一生,吞噬了许多船夫的生命。当时的北漍位于鬼湖的中心,失事船只较多,船夫过此水域时被风浪、漩涡、暗流吓得惊惶失措、甚至哭出泪来,因此后来所有的渔民来到湖中心时,每每都要焚香祝告,彼此嘱咐“不哭、不哭、不哭”。久而久之,“不哭”就成了地名。


暨阳湖的消失

 暨阳湖这么大,它又是如何消失的呢?传说鬼湖里的大青鱼肚腹中都长有黄金,天天都有百姓来排队竞购大青鱼。朝廷闻讯后派了官兵迁走了居民,封锁了水域,想将鬼湖的水戽干,但湖面竟没下去一寸。朝廷没有法子,就在全国张榜悬赏捉鱼取金的办法,有个塘市人献了一个臭办法,说在“不哭”处筑堰围起,或戽干水竭泽而渔,或抛填泥逼鱼上浮。皇帝最后采纳了“抛泥逼鱼”的办法,朝廷征调了大量官兵役夫抛填了无数石块泥土,结果大青鱼没能抓到,反弄得整个鬼湖的湖底平地暴长几十丈,湖水泄出淹没了大半个国家,鬼湖最终也彻底消失。上述只是传说,但这也印证了明宣德年间暨阳湖“治湖为田”开浚诸港、筑堤成圩的工程,最终湖水变圩田就此形成。


从“不哭”到“北角”市

 “不哭”到了唐宋时期,逐渐出现渔民村落,因为位于东舜乡的北端,所以称为北角墅,东舜乡南端也出现了一个对应的“南角墅”。据《东兴缪氏宗谱》卷三十七有清同治辛未(1871)里人秋缪敬持撰写的《北角志略》载:“邑之东偏,地名北角,阿里天气,为水所潴。西自江阴,东之常熟,南通无锡,北由谷渎抵杨舍入大江。四水汇于是居,人聚焉。”最初,有朱刘二姓世居此地,后来缪氏也迁居北角。听说缪氏宋元时来到暨阳湖边相宅定居,地点就在一株银杏古树下,即今天北漍银杏树桥旁。据史志专家考证,到明代,聚居人众,成了小小的渔市场,称为“北角”市。


四河汇聚北漍

 “北角”让南北走向的东清河、李岸河及北面交接的谷渎港,分割成河东、河西、河南、河北。后来先民们又先后在东清河上建造太平桥,谷渎港上架北板桥,李岸河上设聚秀桥,把四面环水的“北角”沟通了。谷渎港,宋元时称杨家港,明清时称谷渎港,为旧时运稻谷的南北河道,是从北漍往北直通长江的大港。东清河,明代称东新河,北起北漍,南至无锡古运河。东新河、谷渎港、李岸河,外加一条东西向的南长河,共四河就在北角相汇合。嘉靖《江阴县志》曾载:“跨东新河桥三,北角桥(东顺乡),万岁桥(卢市宋建),南角桥(南角村)。”后至清初,“北角”改称为“北漍”。



北漍老街的记忆

 

北漍有东南西北四条老街

北漍老街位于原东清河市河段,有东南西北四条老街。北街、南街位于东清河东侧沿河,而西街、东街有一座古桥连接横跨东清河,老街一律金山石板铺设,两旁民居小楼紧挨成趣,特别是靠东清河两岸过街楼、廊棚,元宝水栈,临水茶馆,水码头,临河吊脚楼等水乡建筑排满东清河两岸。过往的北漍老街街面,曾经热闹非凡,北货南货、酒坊染坊、妓院当铺、鱼市米市、道观庙宇、祠堂会馆一应俱全。

 

四街交汇处有座环洞石拱古桥

在东南西北四条老街的交汇处的古桥处是北漍的商贸集散地,上午早市、下午迈市都十分热闹兴旺。古桥,环洞石桥,名为北角桥,据《北角志略》载:“大石桥,号太平桥,新安江德卿为亲舅子,山公之祖倡建之桥,长且广,牙侩毕集,渐成園圚。”可见太平桥是明代时期的石桥,也就在建桥之时,北角市集建立,东南西北老街形成。因为北漍之处谷渎港与东清河成丁字形,太湖水和长江水在这里交汇,每年发潮汛,太平桥下,东清河水湍急打旋,并呈一清一黄水流相拥,犹如蛟龙戏水,所以太平桥又称“青龙桥”,桥正中重修时安放了“青龙石刻”的石板一块。

  图片来源于网络资料

 

东乡有“吃光北漍”的俗语

因为北漍是著名的水稻产区,昔时所产的“上海白”粳米晶白香糯,曾经遐迩闻名。又由于北漍地处无锡、常熟、江阴、张家港交界,水陆交通发达便利,北漍米市非常兴旺发达,形成江阴东乡粮食集散地,这里“米码头”的规模,仅次于无锡三里桥,苏北、上海、安徽等地客商蜂拥而至,运米船只挤满码头,成交十分活跃。1945年抗战胜利时期,北漍北、东、西、河西等四条老街上的粮行,已经集中有31家,北街除了荣德生兄弟开的第一家米厂外,还有钱利庆开的徐永祥粮行、缪耀纲开的缪天裕粮行、徐忠保开的徐鼎裕粮行;东街有周五保开的周永兴粮行、吴玉葵开的吴义松粮行;西街有吴锡庆开的吴兴昌粮行;河西街有季顺生开的季聚兴粮行等。东乡早年流传一句俗语:“金顾山,银华墅,吃光北漍,鬼塘市”。意思是说,北漍人挥霍成风,习惯于吃光用光。不知这是否和以前北漍曾是米市,养成了大吃大喝的坏习惯有关。


龙舟竞渡,北漍的繁华街市

明清至解放后的1958年,北漍水乡街景一直未变,江南古镇水乡景色完全可以和周庄、同里、乌镇、甪直等古镇媲美。1944年深秋,适值重阳节,瞎子阿炳华彦钧随其妻北漍镇上人董彩娣赴北漍探亲,原计划只待一夜,却因北漍街市的繁华、北漍听客的癫狂,最终留了五天。清光绪末和宣统初,龙舟竞渡是北漍预庆端阳举行的一大盛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资料


晚清时北漍许巷南拳大师水乡镖师许太和是北漍划龙船的主要发起人之一,每逢农历三月十七、十八划龙船日,北漍市河的南北向东新河段和东西向应天河段的大小客船停靠在边,河岸两旁观众数千人,十余艘披绸扎彩的“当船”摇撸自南金家湾起,往北经太平桥向东至邹家巷路前与二干河交界处,再转向西至银杏树桥,由银杏树桥转向南往返而行,船上还有国术员在锣鼓声中劈拳弄刀,当众演出,龙舟上两排青壮年挥臂划桨,场面蔚为壮观。抗战胜利后的民国三十五年(1946)恢复北漍划龙船,这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水上武术会,不过从此以后,这一活动就偃旗息鼓,从没再举办过。

图片来源于网络资料


填河拆桥,水乡记忆消失

1958年大跃进年代,开凿张家港北漍段,北漍大塘、北板桥头被拓宽,改了面貌,但东清河,穿过的两河岸街市仍维持原样。1982年,为了让东清河航道畅通,拓宽东清河市河段,拆掉了西街靠东的老街,北街靠西的居民,各式水码头,南街整条小街,明代的太平桥也给一下子拆掉了。这次开河工程中,在距离太平桥地表2米深处挖到古鹿角1只,古鹿头骨1块,野猪犬牙2颗,古树画室1棵,据考证是新石器时代。

图片来源于网络资料


2000年锡北运河北漍镇区段整治开工,在原市河西侧不远处的金家湾丁家堂拆除后,开通了一条新的东清河,同时把东清河北漍市河段,也就是北漍最具有水乡特色的一段,全部填土成平地。

 

东清河上的万水桥

东清河上拆掉的不仅有北漍老街上的太平桥,还有北漍至南漍中段万水村与陈家村之间的万水桥。


万水桥,原名万岁桥,始建于宋代,相传昔日昭明太子曾走过这里而得名。明天启圮,易木为桥。清乾隆十六年(1751),僧大鉴,俗姓陆,改建石桥,筑石堍,方孔大小有五,长数丈,为金山石平板桥,桥宽2米余,桥高近7米。万水桥的走向由东南向西北,桥南和桥北均可直航,到了这里便是弯道,船只经常发生碰撞桥墩的事故,当地老百姓称它为“铰链桥”,民间更是流传了一首民谣:“船到万水桥,不撞船头便撞梢,大人哭喊小孩叫,船翻人亡勿勿少。”该桥沿用到1963年,为水陆交通安全,选址北移重建钢筋混凝土槽型平板三孔桥而被拆除。

寻找北漍老街留下的岁月痕迹

2015年元月中旬,我走进北漍寻找老街,从老锡张路拐到北漍东街一路向西,经过打听,鲤岸河东板桥(原聚秀桥)向西的东街开始就是北漍老街。


原以为北漍老街已经不复存在,但随着深入,我竟然发现北漍的东南西北四条老街依然雏形俱在。市河已经被绿色荷花园替代,太平桥也早已夷平成为水泥路。不过,东西南北老街交汇十字路口太平桥位置,各式明清老建筑赫然在目,沿街老建筑基本为二层楼,房屋外表被刷成红色。


西街位于老市河西侧,蜿蜒折曲的西街是旧时最热闹的街道,清末民初到建国前后,南北货、棉布、百货、酒酱、药品等商品集中在西街,建于清代的文昌阁也在西街。后来因为过于狭窄,西街两侧原有的每户人家拆掉了部分房屋以拓宽西街。


西街向西到底有条南北向的横弄,称为银杏树弄,银杏树弄是一条古老的弄,向北几十米处有座银杏树桥,桥下有棵宋元时就需三四人合抱的银杏古树,这里是北漍老街最初形成的起源地。银杏树桥向北通往新桥等处,银杏树桥旁的南长河上有客运码头,苏州班、常熟班、江阴班轮船都可在这里出发。西街上最热闹的地方就在银杏树弄和西街的交叉口,这里的房屋家家户户都是开店的,有药店、供销社生产资料部、米店、南货店、染布染纱的染青店、乡政府等。


这里保留着好几处红色老楼房,财神堂目前作为佛堂使用,旁边则是地主沙家庄大户人家。


北街深处窜入一条小弄,迷宫般曲折小道把我带进一户人家,墙门、花窗、黛瓦、天井,典型的江南明清房屋。一位老阿姨独自住在这百年历史的老房子中,她说很享受这样的古宅宁静生活。


北漍市河已经被填平,太平环洞石桥被拆除,北漍老街的许多老建筑在倒塌,银杏古树已经匿迹,北漍老居民也陆续搬走。但我发现在市河被填埋成的荷花池公园最北端张家港河上倒是矗立着一座耗资巨大的步行桥,漫步在今天的北漍老街,还能想象原有的街、桥、宅、店、庙、观、树和堂的北漍老街是何等繁华的样子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资料


(甲乙丙写于2015年2月)

.

.

.

END


近期精彩文章

(可点击阅读)


江阴非遗│黑杜酒

江阴历史│抗清八十一日

影像│1997年的江阴

江阴老地方│利港老街

故乡的老街│江阴北大街

用乡愁符号诉说“曾经的江阴”,本文已收录在江阴乡愁文化书籍《寻找江阴老地方》中,点击坐下角阅读原文可直通购买。


乡愁江阴出品

丈量江阴 生态视角 人文关怀

支持原创 以情暖人 以文抒忆


长按上图,识别二维码关注《乡愁江阴》
您有任何想法,建议,欢迎供稿,

请加小编微信号:ericzhangyibin

图文原创│甲乙丙《寻找江阴老地方》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头条号
江阴老地方
介绍
推荐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