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店入驻
微信扫一扫打开
入驻好店
发布信息
微信扫一扫打开
发布信息
同城头条  >  人物  >  【江阴骄子】沈鹏:因书法而出名的编辑
【江阴骄子】沈鹏:因书法而出名的编辑
2019年04月08日 22:51   浏览:301   来源:江阴人物

沈鹏,江苏江阴人,1931年9月1日出生,书法家,诗人、美术评论家、编辑出版家,第一批中国国家画院院士。先后任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编审委员会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华诗词名誉会长、全国政协第八届至第十二届委员。

书香门第,徜徉书海

江阴,地处江尾海头,自古为江防要塞、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时期,这里地属吴国延陵,曾是吴公子季札让贤归隐的躬耕之地;战国时期,这里也为楚春申君黄歇的封地。故江阴又有“延陵古邑”“春申旧封”之称。北宋《太平寰宇记》将江阴誉为“承泰伯之高踪,由季子之遗烈,盖英贤之旧壤”。

1931年9月1日,沈鹏就出生在江阴这个江南小城的一个书香之家。沈鹏的降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喜悦,和所有传统中国家庭一样,父母希望这个孩子长大以后,能够像大鹏一样展翅高飞,自由翱翔。因此,取名沈鹏。


家庭殷实、书香门第,可以说幼年的沈鹏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然而这样的幸运只维持到了他5岁,就在那一年,头疼、咳血等一系列的疾病向他袭来。在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年幼的沈鹏不得不喝着苦涩的中药跟病魔作着长期的斗争,并因此留下了体弱的病根。

自小聪慧的沈鹏5岁习字,10岁出头又拜远房亲戚清末举人章松庵为师,专门学习诗书画。得此教育,沈鹏从小就展现出了在文学书画方面的才能。1943年,沈鹏与家人一起返回家乡,并进入南菁中学继续学业。南菁中学是江南名校,起初是两江总督左宗棠于1882年拨款兴建的南菁书院,取明代理学家朱熹的“南方之学得其菁华”,至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在这样一个良师荟萃、教泽流长的学校,沈鹏不仅接受了全面系统的教育,也得到了像曹竹君、李成蹊等这些名师的指导。


由于身体羸弱的原因,沈鹏便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来读小说、看散文诗歌,练书法、学绘画和乐器。艺术的世界旖旎而斑斓,在兴趣与专注中,沈鹏的中学生活丰富而多彩。


以笔为旗,以文抒志

受上海进步思潮的影响,高中期间的沈鹏与顾明远等同学一起发起成立进步社团“曙光文艺社”,后来又创办进步刊物《曙光》。以笔为旗,以文抒志。此刻,这个看似手无缚鸡之力的少年文弱书生,身上更多了一份家国情怀的责任担当。


1948年夏天,17岁的沈鹏考取了南昌国立中正大学中文系(现为江西师范大学),只身一人来到南昌读书的他,自此开启了他崭新的人生篇章。


1948年,解放战争正处于白热化阶段,此时的大学校园里也是暗流涌动。思想进步的沈鹏引起了中共地下党的关注,有同学将一些进步的报刊杂志悄悄地递给他,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还有艾青的诗、赵树理的小说等一些进步书籍进入了他的视线。1949年夏天,沈鹏得知新华社在北京香山开设新闻训练班的消息后,立即就做出了放弃现有学业、报考新闻干校的决定。就这样,怀着一颗报效祖国的赤诚之心,沈鹏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北上的火车,经过层层删选,最终他凭借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以及扎实的外语功底得偿所愿。

在班上,沈鹏被公认为学习刻苦。虽然培训时间不长,但却让他受益良多。1950年5月,培训班结束,沈鹏被借调到了人民画报社。


忙碌的工作让沈鹏迅速成长起来。在此期间,他一边做着秘书和共青团工作的活儿,一边开始了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筹备工作,同时他也开始起草《人民美术出版社十二年发展规划》。1951年7月,人民美术出版社正式成立,此时作为创始人之一的他大概没有想到,他会在这里一干就是一辈子。


文海沉淀,终成大家

沈鹏因书法而得名,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他干了一辈子的职业却是编辑。从秘书到美编再到副总编辑、编委会主任,沈鹏对人民美术出版社的贡献以及他在出版界和评论界的声望地位同样尊崇。


那时全国各地寄往人美社的作品数不胜数,大量的阅读为他后来的创作打下了厚实的功底,平日里,沈鹏留心观察仔细整理,久而久之,对于作品的优良好坏有了理性的认识。在对作品作出大量的读解之后,沈鹏的评论文章接连不断地在各种杂志和期刊中出现,他对中国书法和绘画领域诸多问题的剖析和解读,在当时的专业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名副其实的“笔杆子”。正如汪家明所说的那样,名家靠技法即可,然而大家却是无丰厚素养不能成也。

中国历代书画理论的大作——《中国古代画论类编》,这部历时20年之久才完成的鸿篇巨制,对沈鹏影响至深,即便文革期间被下放到干校劳动时,他的身边依然少不了它的陪伴,而这只是沈鹏爱学习、喜钻研的一个缩影罢了。


沈鹏早年学习古文、诗词、中国画、书法,进入大学后先后攻读文学和新闻专业,加之后来在美编工作中长期与历代名家手迹的接触和浸润,以及数十年如一日的研习体悟,使得他在学养的积淀和书艺的造诣上日渐深厚。虽说年过四旬沈鹏才真正开始书法与诗词的创作,然涓涓细流汇于海,一朝奋起翔九天。


在研习中感受书法之奥妙,在体悟中探索书法之大道。在沈鹏看来,任何一门艺术,其精髓都源于自己对生活的观察,生活中有些道理浅显易懂却寓意深刻,往往能给人以启迪,书法同样如此。从幼年时躺在病榻上看着墙上斑驳摇曳的树影,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盛极一时的红绸舞,沈鹏都能从中得到灵感,并把它们凝练到书法中去。沈鹏精行草,兼长隶、楷书等多种书体,其中尤以草书成就最为突出。在书坛,也有人说沈鹏是百年难得的草书大家。

中国书法之所以称为艺术,是因为中国人用书写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所以,中国书法历来讲“书为心画”,沈鹏亦如此。他在书写时,大多是一气呵成,一泄千里,章法与情感的碰撞在这一刻喷薄而出,当手中的笔停下时,他的情感却还久久不散。沈鹏说他在书法创作中最多是自己的体悟,在他长久的凝望中,他已经完全超然物外了。从中人们不难理解,这样一个文弱书生却为何写得一手狂草。沈鹏的行草书和隶书“刚柔相济,摇曳多姿”,以气势恢宏、点划精到、格调高逸、韵味深长而富有现代感,成为当今书坛最具有代表性的书风典型。书法大家启功认为沈鹏“所作行草无一旧窠臼,艺贵创新,先生得之”,赵朴初先生则赞称他“大作不让明贤”。

沈鹏虽然有着众多的头衔,但他说其实他只是一位真正的文人、载道者和具有使命感的国学倡导者。笔歌墨舞写春秋,胸藏大爱怀若谷。


固土培根,传承创新

一直以来,沈鹏除了自己在书艺上笔耕不辍、孜孜以求外,始终关注着中国书坛的发展与走向。新世纪以来,书法界围绕“流行书风”“复归传统”“评判标准”等话题曾展开激烈的争论。在此背景下,自1992年就担任中国书协领导的沈鹏相继于2007年、2009年开办了书法精英班和书法课题班。


沈鹏开办的书法精英班和课题班,集中了当代书法界不同创作流派的骨干力量和一批年轻的理论家,共同研究当代文化语境下的书法人文精神和评判标准,他的学术理念与教学模式给当代书法的发展带来诸多启示性的意义。在办班过程中,沈鹏首次提出了“弘扬原创、尊重个性、书内书外、艺道并进”的16字方针,确立了以“原创性”为核心的学术主张,大力营造“自由、民主、平等、包容”的学术气氛,力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打破已有的思维模式和创作习惯,创造出具有时代特征的书法样式。


如果说精英班和课题班是沈鹏为传承中华文化、培养中国书法骨干力量的一次人文精神与人文内涵的量身打造,那么从小学到大学、直至研究院的科班教育则是他为中国书法艺术可持续发展的一次全面布局。通过从上到下不同层级的推广普及,为书法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固土培根,利用个人的影响力多次主持召开原创性话题讨论研究,把自己的许多个人作品无偿捐献给地方和母校,设立沈鹏艺术馆,希望借此推动地方书法艺术的发展,可以说为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发扬光大,沈鹏可谓是身体力行、不遗余力。


2011年4月15日,国画大师关山月题写馆名,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的沈鹏艺术馆建成开放。虽说沈鹏艺术馆在全国有5处之多,但以南菁的最大最全,也是保存最完好的。


沈鹏艺术馆内不仅汇集了沈鹏先生大量的经典之作、更包含了他收藏的国家一级文物在内的数百件珍贵文物与名家字画,以及市场上难得一见的上万册精品图书。


诗书流芳,江山添彩

历来各地的名胜古迹都不乏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墨宝传说。位于苏州的这座千年古刹寒山寺也因为唐代诗人张继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这一句而名扬天下。在这些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人们除了虔诚礼佛外,也有一些文人雅士会在这些诗词前驻足停留,其中有这样一首诗吸引了游人的目光“钟声回荡夜迟迟,过往客船江月思,阅尽古今无限事,寒山化育一身诗。”曾有不少游人认为这首古体诗应为古人所作,然而这首诗的作者正是沈鹏。了解沈鹏的人都知道,其实他还有着另一个身份就是诗人。


沈鹏的书法作品遍及亚、欧、美各大洲,墨迹刻于全国各地的许多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不管是一个景点抑或是一处建筑,沈鹏的诗词不仅起到了为湖光增色,为山川添彩的作用,还传达了一种文化的气息。他的诗词不仅格律森严、风格儒雅,而且意境深邃,读来往往令人回味无穷。这首写于奉化溪口妙高台的诗,其中的意韵以及运用的手法可以说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百丈危岩百尺台,群峰聚散眼前来,峥嵘六十年间事,只隔东南海一杯。”


近年来,因年龄和身体关系,沈鹏外出少了,有时他也发出“虽仍不辍,离开源泉,难矣!”的感叹,但对一位有着丰富阅历,一直关心国家、民族兴衰,关注现实的诗人来说,外出少了,反而延展了他的另一艺术特色。有时只要心之所致、心有所感,哪怕就是一支小小的笔都能让他诗兴大发。所谓:愈老诗情笔意愈浓,新作如醇厚老酒,说的就是他现在的状态。


情系故里,德泽桑梓

大概是年龄的缘故,现在的沈鹏越发思念起江阴、思念起家乡的人和事。眼前的马蹄酥就是他身在他乡对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乡的一点小小念想。然而,他的心始终牵挂着生他、养他的故乡。


前不久,一场名为“江山揽胜”的书法精品展在江阴展出,此次展览汇集100多幅书法精品,包括以“咏江阴”为主题的沈鹏书法精英班同门书写的历代名人诗词精品、沈鹏先生捐赠的南菁中学部分作品以及沈鹏创作和书写的23条屏《徐霞客歌》。


上世纪90年代,沈鹏联合江阴在京的有识之士联名上书江阴市政府,建议成立江阴市书画院,并把捐献祖屋的全部补偿款加上自己的捐助款,为年轻的江阴书画家设立奖励基金。

江阴市书画院副院长许建铭说,事实上,沈鹏为家乡人民做的又何止这些,光他知道和经手的无偿书写的字词就不计其数,更不用说他为了弘扬书法艺术遍布在全国各地的书法作品,还有那些为各地灾区的各种慈善捐款或义卖,而这些对于低调的沈鹏来说都司空见惯、不足为其,有些事情要不是从他人口中传出,外人根本就无从知晓。


《江阴骄子:沈鹏(上)》视频



《江阴骄子:沈鹏(下)》视频

.

.

END


来源│江阴政协(微信ID:js-jyzx) 乡愁江阴

头条号
江阴人物
介绍
汇聚了江阴远、近、现代各领域人物,弘扬文化,传承历史。
推荐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