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店入驻
微信扫一扫打开
入驻好店
发布信息
微信扫一扫打开
发布信息
同城头条  >  乡村  >  【青阳】老街
【青阳】老街
2019年04月02日 17:15   浏览:378   来源:江阴老地方



每座乡镇,都有一条属于它的老街,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最留恋的色彩。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段老故事。老街,一种记忆与情怀,一种深藏于心的记忆……



青阳的历史

青阳处于江阴南端,东接徐霞客镇,北与月城接壤,南临漕港河与无锡惠山区相望,西与武进接界,介于江阴、无锡、武进之间。江阴众多乡镇,以一青阳、二华士、三周庄、四祝塘最富盛名,青阳作为江阴第一大镇,市井繁华,有小无锡之称。


青阳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江南古镇。古时称为青旸,在江阴《宋志全境图》上就标有“青晹乡”,隶属于“江阴军江阴县”,“宋初称下草市,北宋易名青旸”。


何以称青晹呢? 本地有“先有道成墩,后有青晹镇”的说法。相传魏晋时汝南人许逊是位道士,后来被封为“神功妙剂真君” ,晋太康元年间,旌阳 (今湖北枝江县)县令许逊弃官东归,周游江湖,在青阳西北角结庐炼丹修道,他看到近湖一带地势较低,就运来泥土填高地面,形成道成墩,他俗称旌阳,号为青晹。地因人名,故称青晹。


清朝时分成青晹、黄桥、泗河3镇。民国期间,分设青晹、丹同2镇以及西岐、悟空、塘头、泗河,桐岐等乡。解放初,几度分合,1956年定为县属镇,1957年其余各乡并为青旸、泗河2乡。1958年9月改乡为公社,1963年6月以集镇建青旸镇,1965年10月“青晹”更名为“青阳”。


青旸集市的形成时期可以追溯到北宋淳化年间(990—994),从北方迁来的葛氏在芙蓉湖边垦殖时,许多游民便来聚居,逐步形成青旸集市。据北宋《江阴全境图》,青阳乡列境内17乡之一。江南古运河(老锡澄运河、运粮河)流经青阳古镇,明清两代,青阳集镇在锡澄运河为市,是往来船舶的停靠地。




青阳•老街……


自从2014年第一次寻访青阳老街,小编已经多次探访,小桥流水,古街黛瓦,江阴少有的江南味道。一条古老的市河,南北长约1公里,市河沿河东西两岸各有两条老街,东岸称为上塘,西岸称为下塘,以中市桥为界上塘又分为南街和北街,下塘又分为南沿河老街与北沿河老街。中市桥东西向老街的桥东称为东街,桥西称为西街。老街的北梢有北新桥(迎秀桥),老街南梢有南新桥(三元桥)。



明清两代青阳已是“烟火千家”、“舟车辐辏”,市况繁盛,成为三桥横架沟通东西,上、下塘融为一体的六条街道的集市。清代青阳的粮食、棉布、烟酒、杂货、药材、饭铺等行业交易活跃,为江阴南乡主要棉市、布市。光绪年间先后开设六家茧行,形成江阴最大的茧市。此后,米行、竹行、猪行、棉布店、盐栈相继开设,至1936年,集镇商号超过五百,青阳成为无锡北外的米麦、蚕茧、纱布、食盐的主要集散地。古人有“小小江阴城、大大青阳镇”之说,更有“小无锡”之称。“青阳八景”誉遐江南,分别为“教堂钟声”、“三元映月”、“锦树蟠槐”、“市河舟舫”、“文昌魁楼”、“道成仙观”、“一桥六坡十码头”、“悟空塔影”。




三元桥


小编的第一次探访是从老街最南梢开始的。最南梢的市河上,横跨着一座石拱桥:南新桥。南新桥与市河最北稍的迎秀桥(北新桥)同规格同类型,也同时由江阴知县张集筹资建于明嘉靖六年(1527)。



南新桥全长34.5米,净跨达11.0米,拱顶高程10.8米,其中东坡36级至一平台阶,分向南向北各8阶落坡,西坡石阶39级。



古代交通以水路为主,青阳是江阴南大门,位于澄锡运河的中途市埠,南来北往的商贾客船必定在青阳停泊休息,补充给养和交流。



明万历42年(1614),明朝江苏学政署(时为南直隶)移驻江阴,常州府所辖8县(武进、阳湖、宜兴、荆溪、无锡、金匮、江阴、靖江)有江南6县儒生须经青阳到江阴应试,行船也必过青阳市河上的三座桥。



第一座桥就是南新桥,船过南新桥,桥堍有座尚书庙、关帝庙,考生停船靠歇,进庙焚香拜佛,祈祷应试能连中三元,故南新桥改名为三元桥。



如今三元桥许多石块已经缺失,石块中间还长满了杂草,桥根处杂树茂密,但依然可以感受到三元桥的高大雄壮。




万源布厂


三元桥的西堍有家老厂,是1930年夏干臣、陆君炜等筹资10万余银元开办的,当初叫勤康布厂,1934年上海棉纺工会与勤康布厂合资经营,改名万源染织厂。



万源布厂是青阳历史上首家跨地区合资企业,第一家博弈国际市场的企业,旧时也是当地最有名的布厂,客户遍天下。文化大革命时,改名为“立新布厂”,文化大革命一结束,又马上改回万源布厂。



当时“万源布厂”有三次汽笛声:第一次是工人们起床的信号;第二次是工人们吃早饭的信号;第三次是工人们上班的信号。如今万源布厂被列为文保对象,但厂房却被出租使用中,小编觉得甚是遗憾。




青阳圣母堂


万源布厂的北侧不远处是青阳圣母堂的旧址所在地。教堂始创于1902年,由青阳乡绅筹资所建,选址青阳南沿河葛家祠堂堂基,占地两亩九分,建平房数间。当年大江南北瘟疫四起,引发了青阳圣母堂灵草除疫一系例神奇的事,青阳教堂因此名声远扬。



1912年,青阳圣母堂由法国传教士桑神父扩建,1914年举行开堂大典,取名“露德圣母堂”,占地12.4亩,共有房屋56间。哥特式钟楼一座,位于教堂前面,高度36.6米,耸立于青阳市河西畔,为整个南京教区天主教钟楼最高一座,也是当时江阴最高建筑物,顶层置重300公斤的圣母玛丽亚铜像,次层悬铜钟三只,平时只敲一口钟,重大节日三钟齐鸣,声播十里。钟楼中部备有大风琴一架,教堂同时可容三千人做"弥撒"瞻礼,是江南教区规模最大的一座天主教堂。



1937年青阳沦陷时,圣母大教堂遭日机轰炸炸毁,另有教堂30余间被烧,钟楼幸存、其辅房残损。抗战胜利后,在原址建造了一处简易堂,恢复朝圣。建国之后,青阳堂还是保留的宗教活动场所,但"文化大革命"中钟楼被毁,宗教活动停止,残存房屋、院落教堂移作他用,一直被工厂所占用。



1990年,原籍无锡天主教堂神父龚士荣,自台湾归乡省亲,为圆母亲之夙愿,在距原教堂地南200米 ,老运河东购得土地17亩3分,1993年4月青阳天主教堂正式破土奠基,1994年5月1日落成开堂,堂基占地17.3亩,建筑风格为罗马和哥特式相结合,钟楼高达54.8米。




葛氏祠堂


天主教堂旧址旁,坐落着一处青砖房屋院落,这就是葛氏祠堂。



提起青阳葛家,其名声非常显赫。北宋淳化三年(992)葛昭华中进士,为葛氏科名之始,自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葛宫至南宋兴隆六年(1163)葛邲,151年间科第连绵,出现了兄弟联袂,父子相继,五世登科第,三世掌词命,一人位极人臣的盛事,葛氏一门共出进士33人。



葛氏氏族从北宋始,“世以儒学名家”、“文化世家”、“官僚世家”、“华夏第一进士家族”,给古邑江阴添增了文化厚重。



葛氏宗祠占地面积约一亩,建筑面积四百多平米,坐西朝东,面河而建,五开间三进清代砖木结构仿明建筑,目前主体建筑、陪弄、风火墙、砖雕保存基本完整,其规模及体量为无锡地区少见。



有省级著名专家迈进这处宗祠后说该宗祠第三进基本为明代建筑,二进为清中期,一进为清晚期。



葛家宗祠,一处优秀的文化遗存,但有点不明白的是,现在葛氏宗祠,只剩下枯草败瓦了。




青阳茧行


葛氏宗祠相邻处的南沿河50号,有几处青砖高楼厂房,仔细打听,才知道这是传说中的“国宝级”近代老建筑:青阳茧行。青阳茧行,有一间三进二层楼房、数间一层侧房。



光绪五年(1879),青阳人洪云舒从浙江湖州引进蚕桑种养,青阳遂为蚕桑隆兴之地。之后,江阴士绅钱以湘等在青阳南弄创设“无锡仁昌茧行分行”即青阳豫昌茧行,开江阴设行收茧之始。



此后,协顺、信隆等五大茧行相继开办,青阳成为江阴最大茧市,“县茧业工会设在南弄”。 茧行的生意非常好,青阳农村家家户户都养茧,又把茧子让青阳茧行收购。青阳茧行收购后,再贩卖到无锡等地进行再加工烘干。



解放初,国家丝绸进出口总公司选址青阳南沿河,建造长江南岸的公有制茧行(基地)。从此,在葛氏宗祠旁就多了不少房子,这里就成了目前的青阳茧行位置,用于作为仓库和烘干。


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茧行逐渐走入低谷。茧行的多处房屋出租给私人企业使用。好在小编走进厂房时,偶然发现墙壁上留着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彩色字画。




城隍庙


茧行向北不远,原来有座城隍庙。到了古时青阳集市,那是一番热闹景象,城隍庙里更是香火不断,庙里人头攒动,旧时有只沉船,七月半时城隍庙就会开巷会,那时木船、彩旗、花伞、河灯把这里打扮得艳丽夺目。城隍庙还有戏台唱戏,“大老爷”要出会,老街上喧闹沸腾,市河里也挤满了游船,其中还有不少龙船出来来回显摆。如今,城隍庙已经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农业生产的化肥厂,直至现在成为粮食站。粮站门口的市河里,后来还新建了一座桥—大弄口桥。




中市桥:一桥六坡十码头


沿着南沿河老街向北,就到了青阳桥,即中新桥,又称为中市桥,原称大桥,旧时这是青阳老街最热闹的地方。青阳市河上三座桥,最魁伟、最具建筑价值的就属中新桥。



宋时建木桥,元文宗至顺年间(1331-1332)原德诚倡议改木桥为石桥,明宣德年(1435年),重建为条石圆拱桥。清代又多次重修。此桥东堍36个石阶,西堍40个,所有石阶的长石条上雕刻有龙凤鸟兽,古朴美观。中新桥较南北两石桥更高大宽阔,桥上有亭。中新桥石桥东西两头的南北两侧沿河两岸共筑有四个水码头,另外石桥东西两坡石阶台阶各有三面滑坡至四街河沿,即西堍至南沿河、北沿河和西街各条老街,西堍至南弄、北弄和东弄各条老街,被称为“一桥六坡十码头”(水码头四个,陆码头六个,共十个)。



如此富有江南水乡罕见特色的石桥是怎么消失了的呢?随着交通工具的变化,环洞桥已不再适应新式交通方式,1969年1月中新桥被拆除,替代的是一条通汽车的钢砼三坡拱桥,结束了古代青阳中市石拱桥600余年的历史。



青阳市集是非常热闹的,而青阳最拥挤的地方就在中新桥,中新桥两侧紧连着十条小弄,集市那天,管理人员会提前在桥上架好绳索,规定“左来右往”的单行办法,避免人流堵在桥上出问题。凡是大集日子,许多人对马戏团、锡剧团感兴趣,小时候就对卖狗皮膏药的感兴趣,当然不是真对膏药有兴趣,而是想看他们的“绝活表演”。有网友告诉小编,他对集市上表演马戏的“肖文斌”父子印象最深,他们的绝活是“手劈石头”,但表演间隙,再卖狗皮膏药。



中新桥向北50米处,曾经有个大码头,几十年前苏北朱姓船老大在此货运中转,生意非常繁忙,码头上岸对着一条太平弄。



说起老街上的弄堂,古有“青阳古镇72弄半”(其中,戚家弄因为走不通而称为半弄)的说法,可以想象,青阳古镇沿市河的老街弄堂密布,小巷纵横。




西街


中新桥向西是西街。西街出名的要数葛家旧宅了,后来一度作为旧时青阳镇政府所在地。




沈家祠堂和胡家祠堂


北沿河老街的太平弄北侧,有沈家祠堂和胡家祠堂两座祠堂,祠堂周遍的风景优美,环境优越。沈家祠堂气势比不过葛家祠堂,但规模也不小。五开间三进,设将军门,雕梁画栋,粉墙黛瓦,在第一进后的院内设有精致的小戏台,供年祭时唱戏之用,在江阴诸多古建筑或宗祠建筑里并不多见。



作为望族世家,沈氏代有人杰,对青阳古桥、悟空华藏塔、锦树道院及乡里公益事业多有贡献。两家祠堂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洗礼,一度破烂不堪,好在青阳镇政府在前几年出资进行了翻新改造。




北新桥,迎秀桥


市河的北梢横跨着一座石拱桥:北新桥。桥旁有猛将庙、凝秀庵。前有戏楼,每逢庙会,戏班登台演出,盛况空前。旁有文昌殿魁星阁,魁星阁飞檐高瞻,壮丽巍峨,大殿上供魁星神像。



应试时期,轻舟毗连,桅灯如星,才子云集,群贤毕至。考生途经此桥必上岸拜谒魁星,凝秀庵里烧香还愿。在江阴考完后,特别是应试得中的秀才荣归返乡时,必至北新桥靠岸,再次进庙登殿焚香还愿,敬谢魁星,故称此桥又称为“迎秀桥”,迎接秀才之意思,又名凝秀桥。



迎秀桥建于明嘉靖六年(1527),2005年江阴市政府拨款30万元,青阳政府进行大修。迎秀桥用苏州金山石砌成,桥高9.3米,桥长21.4米,净跨11米,顶宽3.5米,底阶宽4米,东坡石阶30级,西坡石阶20级,拱顶高程10米。



桥顶有四只神态各异调皮活泼的小石狮石兽象为望柱。迎秀桥旁的猛将庙后来改成了凝秀小学。




北弄


市河东侧的上塘南北老街梢,曾各有半圆巷门各据一头。北街旁,还有个 “筹理堂“(谐音),这是一个劝人为善的地方,如果谁家有犯了错或是不听话的人,家长都喜欢把他送到这里来,不许抽烟,不许喝酒,这里有一套良好严格的教规,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坏习惯。



南北街是一条不宽的巷子,巷子两边是一排排房子,与青阳其他街铺条石路面不同,旧时南北弄老街铺有鲫鱼背式砖道,居民门户相对,店铺连绵,北弄蜿蜒向南经过中新桥,再到南弄。




北街迎秀桥旁向南,聚集着不少老宅老房,站在迎秀桥顶,可见灰瓦小院江南人家。



小编与好友偶入一户人家,民国时期的房屋,庭园深深,房间里彩色水泥地,雕花檐口,家中有着一段历史故事。





在环北路桥旁,一处高大楼院吸引着路人。黄色斑驳的外墙,马头墙风火墙,老宅房屋结构特别,而门窗始终紧闭,更小院显得神秘。





潘家宅子


北街66号,一个有故事的小四合院。石库铁皮门内的院子里住着一位87岁的潘阿姨,小院是潘阿姨的父亲潘佩茳建造的。潘佩茳年轻时在上海的一个资本家开的德国染料店经商,受器重后到了徐州门市部当经理,赚了钱后在青阳北街买地花了200石大米的钱建造了这处四合院。



这个民国时期建造的房屋,极有特色,是江南少有的四合院,大大小小共十间房,而回廊屋檐、地板房,侧厢小天井又具有江南民宅特色,靠东是一处高大的墙门,墙门上写着“紫气东来“四个大字,还有“刘海洒金钱”,墙门后面是潘阿姨家的大花园。



遗憾的事情,“破四旧”时期,老宅经历了一段混乱的日子,工艺颇为讲究的八仙过海屋顶,翘角龙头屋檐,墙门塑字等都被打烂。大花园的一大部分被他人占用建造了房屋。潘佩茳退休后,日子变得紧张,靠出租房屋过日子。



1960年,潘佩茳早早得离开了人世。潘阿姨是五个女儿中排行老四,现在潘阿姨的四个姐妹都离开人世,其后代也在内蒙古、上海、北京等外地。



潘阿姨小时候跟着父亲在徐州,后来读到中专,1954年支边去了内蒙古的包头的一家国防工厂工作,在那里潘阿姨认识了大三岁的丈夫方先生,她的丈夫是南通人,浙大机械系毕业生。丈夫退休回到江阴后,没几年不幸得了肺癌,三年后又患了食道癌。1999年匆匆离开人世。



好在潘阿姨是个性格开朗的老人,小编眼里,她获得自在而又精彩,每次见到潘阿姨,她笑呵呵的,挺开心,红光满面。


在四合院里,老人种上了一棵腊梅如今已经非常粗壮,还有一棵白玉兰,潘阿姨说清明节前挂满枝头,漂亮极了。



潘阿姨还是个有耐心,又细心的老人。前几年,她的老年生活过得非常充实,爱好也特别多,尤其是喜欢做小手艺。



她喜欢在蛋壳上用画画。蛋是生鸭蛋或鹅蛋,在蛋的一头敲击,必须很小心,然后剪圆滑洞口,不能有裂纹。然后的彩笔凭着自己的想象创作画画了,想到什么就画什么,很自由地创作,画得非常精美。潘阿姨告诉小编,她开心的时候一天能画一个,心情不佳的时候也许一个月也难完工。



她喜欢折纸,家里的小狗、小兔子挤满了盒子,给小外甥女折叠,折了一大船。



她耳目聪明,现在还能轻松穿针引线,一二十年前,喜欢丝带绣。



她还做了端午节各式布馕:包括如意、仙桃、小孩和粽子造型的。



潘阿姨喜欢看电视,看电视时将看的内容用笔记下来,主要包括科学养生和健康菜谱。



她还每天坚持给耳朵穴位按摩,她说“每天一百秒,健康一百分”。



希望潘阿姨长命百岁。




公和永糕团店


市桥口附近沿河,北街7号曾经有一家百年老店——公和永糕团店。老店颇有历史,早在清代末年创始人陈大山就已在无锡清明桥开办名叫“一品斋茶食店”,1937年日本入侵,无锡沦陷,陈大山携子陈熙文、孙陈才贵迁址江阴青阳中市桥旁,店名改为“公和永”。



几年前,小编探访老街时,偶遇了九十多岁的店主——陈才贵,他祖籍江苏扬中,十二岁跟父亲从业,是陈氏第三代传人,他的儿子陈正清是第四代传人,而现在执掌公和永的陈涯是第五代传人。



在老店里,小编看到墙壁上挂着各款老式糕团制作模具,陈老一个人在黑漆漆的店内忙碌着。老店百年不倒,出名的糕团包括马蹄酥、状元糕、方糕等本地小吃。




几年前,公和永已经从老街沿河小店搬出,希望生意越来越好。




中市桥繁闹的东堍


临近中新桥桥堍的北弄,有一家供居民暂无土地埋葬尸体而临时搁放的棺材栈房一度生意特别红火。中新街东侧桥口向南、东、北老街伸展,热闹商市,店铺林立。中新桥向东是东弄,东弄原有耶稣教堂,即现德明小学的西面宝成庵附近,旧时东弄有个牌楼式建筑:朝阳门,朝阳门上有副对联:东来紫气迎山色,西绕青溪散市声。



中新桥旁的南街和东街一带可算是整个青阳古镇最热闹的地方。清乾隆《江阴县志》载,“青阳大桥头街衢四达,运河蜿蜒向南,水柁风樯,市廛繁密与县城匹”。



这里人声鼎沸,第一家为名叫“雅宜馆”的百年老饭店生意门庭若市。南弄口著名工商业家盛宣怀开设的盛氏“均大典当行”也是家老店,有当行仓库七廩,房间十间,楼高恢廓,围墙高大坚固,规模为一时之最;葛氏“瑞丰堆栈”,经营粮食仓储及农副产品抵押贷款;“上海押栈”,由上海商储银行开设于1933年,开展办理存贷款业务,贷款形式可以由农产品抵押。



在典当、货栈行旁,原来有家华伦布厂,这是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黄桥人顾有良开办的,用木制手拉机织布,有工人约150人,开青阳工业生产之先河,这家当地百姓又称作的勤丰布厂后来被炸弹击毁。



南弄还有开设于民初的“瑞丰润油厂”、“长源机器碾米厂”等一批工厂。如今典当行、布厂、老饭店原址处及沿河的民居一起都已经被拆迁,改建成了青阳菜场。



南街中段古运河边原为“锦树道院”,其中院内的桃树槐树高仅丈余,历经400多年沧桑, “锦树蟠槐”已经成了道院最好的历史见证。




青阳老茶馆


近年来,小编每次去青阳老街,都会起个大早。一来,是因为每天早上青阳桥旁的集市非常热闹。



南弄东侧是菜场出入口,还有不少杂货店铺,而另一侧是修理摊棚和家禽宰杀房,每天上午,这里不宽的弄堂里还总吸引了无数菜农在此设摊,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



二来,小编会到小弄里的汉华茶馆店,叫一碗面,配上一壶茶。



茶馆店是个大敞厅,屋顶吊扇不停,顾客基本是本地的老年人,当然也不乏江阴市区的来客。



几十年前,这里曾经是个书场,东面是舞台,西面是观众席,每天都会有一出好戏上台。后来,书场没了,有人在此上茶下面,方便附近老人,价格便宜,深受大家喜欢。



这里的座位是长凳长桌,与曾经老书场一样的摆设,那茶壶、茶杯也是老款的,甚至茶叶也是普普通通的老红茶。



老人三五一桌,没有了真正的书场,但可以看看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谈谈山海经,也有下棋的,或是打扑克消遣。



“一天下来,赚不了几个钱,甚至很多人还欠账着,但我们会继续开下去,这是老青阳人的一个念想。”管理茶馆的一个阿姨跟小编诉说。




大弄口


南街有条大弄,大弄又叫“岱同路”,为了纪念两个本地名人“李崇岱和”祝朝同‘’。



大弄口桥旁,曾经吴如海的竹行最有名,行船需要竹篙,各家也需要大毛竹。向南,直至南街的巷门,有茧铺等各种商行。



一路走过青阳老街,旧时有于清光绪初年设立的江阴最大的官盐市,有米行25家、有客运班轮、有布庄12家,全镇61个行业市况兴盛,饮誉大江南北。




小弄口


小弄口旁的南街91号是一座150多年历史的老宅。



老宅原有三廗三间两侧厢,中间是青阳南街仅存的老墙门,墙门上曾塑有“光前裕后”四个大字,文化大革命时遭毁坏。




屋顶尖上的辟邪金葱,倒是150年依旧郁郁葱葱,庭院里的百年天竺也长得茂盛。



现在看守老宅的是87岁的陆益民师傅和82岁的曹阿姨夫妻俩,老宅是陆师傅的爷爷建造的。



陆家旧时在青阳街上与他人合开布庄营生,从“聚昌布庄”到后来的“公大新土布庄”。陆益民的父亲是独子,自己则有个兄弟。现在除了自己家外,陆师傅其他各路亲戚都在外地工作居住,所以祖产老宅也没分过家。



曹阿姨十一岁开始进入万源布厂,虽然是一线工人,但兼职共青团书记,妇女主任,工作认真,曾连续担任了三届江阴县人民代表。工作期间,她与陆师傅相识相知并成家,并生了一个儿子,三个女儿。其中患有小儿麻痹症的二女儿是老两口的骄傲,也是他们的牵挂。



不过,从老两口热心介绍老街的言谈举止中,小编感受道老两口真正的“知足”,开心与快乐,希望他们养花、养鱼也养好自己的余生。



小弄口对直的是一座公共水码头,附近有李家,还有洪家。但南街最大的应该是卞家。




碉堡炮台


要不是看了好友小包“家在江阴”微信公众号里的文章,小编还不知道南街尚有一座碉堡炮台遗址。碉堡炮台,位于市河东侧南街旁,据称是日本人建造的,当时碉堡与平房一般高,周围一圈都没有房子,住在南街102号洪家的唐师傅称自己父亲从湖南参军参加几大战役打仗,直到跨过长江,在青阳碉堡处于日本人打了一次硬仗。



小编在老街上搜寻了一番,在一位老居民的帮助下才在一户私房院内看到了碉堡炮台的庐山真面目。



厚实的墙壁,沿着台阶下去,发现里面7、8个平方,摆放着好几只酒坛。冬暖夏凉,碉堡已经成为酒窖了。




青阳的寺


一路走过青阳老街,旧时有各种寺庙庵堂殿观:大庙、阎庙、猛将军庙、县城隍庙、都城隍庙、锦树观、慈力庵、凝秀庵、宝成庵、尚书庙、关帝庙、文昌殿。足可见旧时的“小小青阳半苏州”、“大青阳小无锡”名副其实,繁华兴盛。



1958年锡澄运河向西改道,2公里多长度的老市河及青阳老街得以安然保存。




老街的名人


老街只是青阳古镇昌盛的一个缩影,青阳古镇还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有葛、吴、谢、薛氏多个望族。其中出名的包括:宋葛氏一门33位进士的葛胜仲、葛立方、葛郯、 葛立方等;明代有与权臣严嵩抗衡的大明志士薛甲,清代有官居军机大臣、闽浙总督的季芝昌。



近当代有地政学家祝平、工商界先驱葛凤池、橡胶大王薛福基、出版家李小峰、地理学家李旭丹、气象学家朱炳海、儿童保健事业创始人薛沁冰、教育家薛绍清和谢家玉、农艺学家谢家驹、教育家夏威仪、郑慕桥、谢庭震、谢庭雩、黄麟美、美籍华人科学家薛联宝、谢雪映、上海橡胶巨擘洪念祖、薛仰清、刘永康等。



青阳老街的历史文化可以书写成一本教课书籍,小编也认为,青阳老街的历史现状可以还原成一处江阴历史文化旅游街景。


.

.

.

END


乡愁江阴出品

丈量江阴 生态视角 人文关怀

支持原创 以情暖人 以文抒忆

图文原创│甲乙丙

头条号
江阴老地方
介绍
推荐头条